為應對激烈競爭和市場減速,一些外資公司采取了裁員,或者關閉在華的子公司的措施。從當前形勢來看,外資制造商為了繼續擴大在華業務,唯有積極在機械制造行業尋求潛在的合作伙伴,通過聯手作戰才能在中國市場上生存。目前,一部分外資企業已經采取這種模式,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就選擇了與央企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合作,而西門子則選擇了上海電氣。
2010年9月28日,GE與哈電集團下屬的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宣布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主要為中國市場開發制造風電機組。今年6月9日,其合資公司哈電通用風能(江蘇)有限公司竣工投產,主要從事潮間帶和海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銷售等。據江蘇省當地媒體報道稱,該公司預計2012年將實現銷售10億元,新接訂單超15億元。
在GE看來,選擇與哈電合資,有助于其降低風機制造成本,并開拓未來新興的海上風電市場。而對于哈電來說,引入GE成熟的品牌和技術,可以更好、更快地彌補其在風電領域的不足和滯后。今年7月,上海電氣與西門子舉行了風能合資公司開業慶典儀式,宣布兩家合資公司西門子風力發電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在風電領域上正式開始攜手合作。
實際上,由于電力市場相對封閉,外資風機制造商不得不尋求捆綁,如果條件允許,他們還是更傾向于選擇自己做。至于這種選擇是否能贏來皆大歡喜,將來他們又能否在中國乃至全球的風電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還需拭目以待。